因为挑战 所以精彩——“9加几”教学案例与反思
【摘要】数学教学中,低起点、缓坡度的课堂推进往往造成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教学效果欠佳。在教学设计中加入挑战性的元素,则能有效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促使学生充分经历探究、思考及交流的过程,从而深刻理解知识,切实提升思维。学生的精彩,成就课堂的精彩。
【关键词】挑战性 经历 思考
● 起疑
那天,要上“9加几”。上课前,我像往常一样打开备课本熟悉了一遍教案,明确本课要让学生体会“凑十”的思维方式,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我认真细致地审视了每一个教学环节,感觉胸有成竹,于是迈着轻快的步子进了教室。
【课堂再现】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9加几”。(板书课题)
生(兴高采烈):我会算,我会算!
生(不甘示弱):我也会算,而且我还会算几百加几百的呢! (此言一出,下面响起此起彼伏的呼应声, 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
生(笑眯眯):马老师,这个内容太简单了!
师:既然如此,那就请你们帮忙解决一个问题。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景,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得出问题:“盒子里有9瓶饮料,盒子外有4瓶,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师:你能列算式来解决吗?
生:算式是9+4=13。
师:为什么9+4等于13?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数的,9+4就是9再数4个数,10、11、12、13,所以等于13。
生:我是想到了9+3,因为我知道9+3=12,所以9+4肯定等于13。
生:我想到了9再数1就是10,10+3=13。
……
三四个孩子一发言,几种算法就都讲了出来。反应略微慢一点的孩子看到别人已经讲了那么多,也就没有声音了。当我想请他们再来说一说刚才的几种想法时,只有零星几只小手举起来,全然没有了课开始时兴致勃勃的场面。
最后到了方法总结优化环节,发过言的孩子仍旧七嘴八舌地表达着自己的算法如何好,而其他听的孩子已无精打采,对他们争论的内容并不关心,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 度。
时间一点点过去,孩子们谁也说服不了谁,眼看场面无法收拾,我只得站出来,“半哄半骗”地拉着孩子们理解:“先从4里面拿出一个1和9凑成一个10,接着只要算10+3=13就行了,这样就把今天的‘9加几’变成了我们学过的‘10加几’,这种方法最好了!”
但是,被我认可的最佳方法并没有一举“笼络人心”,除了几声不满的嘀咕,更多的是沉默。
下课了,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教室。我边走边思考着,课堂为什么那么沉闷,那么没有活力呢?究竟哪个地方出问题了?
● 调整
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之间的大课间活动,给了我反思的时间和空间。我走进下一个班级的教室,拿起教案,陷入了沉思。实践已告诉我,按教案预设那样上,效果不好。
那么,这节课究竟该怎么上呢?
我看着课题思索着,9 加几,9加几,咦,9加几!突然,一个算式闪现 在我的脑海,让我莫名地兴奋起来……
孩子们出操回来时,我已经擦净黑板,昂首站在讲台前跃跃欲试了。
【课堂改进】
片断1:改变例题,引发关注
(我依然直接抛出了课题,果然,还是被孩子们一番“洗礼”。我暗自得意着:就知道你们都会)
师:我知道很多小朋友都已经会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了,非常厉害!今天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好吗?
生(齐):好!
师:(在黑板上摆好9个磁钉)我这里有9个磁钉,再摆几个就是13个磁钉呢?(板书算式: 9+( )=13)
师:来个挑战性任务,希望你不仅能说出答案,还能上来摆一摆、说一说,让其他同学听得懂你的想法。
(题目和要求一呈现,原本轻松的气氛有一刹那的停滞,孩子们紧盯着算式,眼睛滴溜溜转着。过了一会儿,一只只小手欢快地举了起来)
片断2:直观操作,外显思维
生:我的方法很简单,现在有9个磁钉,我只要摆一个数一个,数到13就行啦,(生示范摆,全班不约而同齐数10、11、12、13)所以还要再摆4个。
生:我也是这样想的,9+4只要从9往后再 数4个数就知道得数是多少了,这个方法就是我们学过的数数,很简单!
师:我们可以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就叫“数数法” 。
生:我也用了数数的方法,不过我是倒过来数的,一共要13个磁钉,那就可以从13开始倒数,(生指着摆好的磁钉,全班一齐倒数13、12……8、7、6、5)少了4个磁钉,所以还要摆 4个。
生:这种方法可以叫“倒数法” 。
生:我觉得倒数法也可以得出结果,不过倒数比较麻烦,如果数再大一点就容易数错。
师:你说得也有道理,不过我们还是要感谢他为我们开辟了另一种思路!
生:我和他们的方法有点不一样,我是这样想的,现在有9个,那我再摆1个正好是10 个,这样再摆3个,10+3就是13个了。
生:他的摆法和第一个同学的摆法好像一样。
生:我感觉有点不一样。
生:我也觉得有点不一样,但是我说不出来。 ……
片断3:聚焦摆法,优化算法
师:刚才同学们都想出了答案,并且各有各的算法,真会动脑筋!其中有一个同学摆磁钉的方法很特别,她是分两步来摆的,谁看清楚了她的摆法?
生:我看清楚了,她是先摆了1个,再摆了3个。
师:谁能上来再摆一次?
生:我能!(生上台演示摆法,其他孩子仔细观察)
师:请你们想一想,她为什么这样摆呢?
生:因为先摆1个就是9+1,合起来就是10 个了。
生:先摆1个正好就是10个磁钉了,那么再摆3个合起来就是13个磁钉。
生:我们学过“10加几”,她先摆1个就变成我们学过的10+3=13,那就容易了。(孩子们 连连点头,自发鼓掌)
师:(边说边课件演示)像这样先摆1个正好凑成10,再想10加几的方法,我们可以形象 地称它为“凑十法”。
一开始学生听到“怎么分两步摆”这个问题时满脸疑惑,再一听同学的解释,不禁啧啧称赞,还自发地鼓起掌来。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
果不其然,在方法优化环节,凑十法的支持率显著上升。孩子们还列举了很多凑十法的好处:可以用到我们学过的“10的分成”;可以让我们把“9加几”的算式想成“10加 几”,这样我们就会算了;让我们一看就知道得数是多少……
● 浅思
一节课,没有强加的噱头,没有出奇的设计,只是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动,却收获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不得不让我反思:教学目标是如何在简单的变化之下悄然达成的?
细细思量,我觉得可能是缘于教学设计及实施中的“挑战性”元素吧!
1.因为挑战,所以学生学习主动
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欲望。
比如,本课例题“9+4=( )”,很多学生能熟练地计算这类算式,但碰到“9+( )=13”这样的形式时却总要思考好一会儿。通过调整问题形式,增加思维的挑战性,学生随之主动地参与课堂,积极地投入到他们熟悉又陌生的内容中。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耳熟能详的话:“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现在的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多而广,很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早已习得。如果教师照搬教材中的例题去讲解,学生往往提不起学习的劲头。但倘若教师能根据学生实际对例题加以“改造”,变成具有挑战性的学习设计,就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可能更通透。
2.因为挑战,所以学生经历充分
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得更充分,体验得更深刻。
比如,第二堂课中,为了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算法的探究上,我提出了一个挑战性任务“希望你们不仅能说出答案,还能上来摆一摆、说一说,让其他同学听得懂你的想法”。
这个任务不仅让学生思考需要摆几个,更让他们开始关注其他同学是怎么摆的、怎么想的。通过摆的过程,学生感悟到可以借助数数法得出结果,还可以分两次摆,即先凑成一个10,再用学过的10加几马上得出结果。知道了怎么摆, 也就明白了该怎样分步计算。
对比第一堂课上让学生看着主题图说算法时的沉闷、无趣,改变后的课堂更好玩、更有趣了。
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思维更容易被卷入,教师不需想方设法调动学习氛围,动手操作足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的课堂,学生通过自身活动所获得的学习经历和体验也会更充分,因为有了直观支撑,想说说不清、想听听不懂的尴尬局面得以改观,学生可以借助摆的过程有依据地说想法,其他学生可以观察摆的过程、听想法。在动手、动嘴、动眼、动脑的互动交流中,学生自觉思考,思维渐次深入。
3.因为挑战,所以学生思考深刻
“9加几”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运用“凑十法”计算的简便性,这势必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凑十法”。如何引起学生重视、引发学生思考呢?
在算法优化环节,我有意识地抓住学生摆磁钉的时间差,把课堂聚焦于摆的过程(想的过程),引发学生关注并思考“她是怎么分步摆的”“为什么这样摆”。
有了实际的操作演示,学生看得仔细、说得明白,懂得了这样分步思考的原因。此时算法优化已在无形之中达成,孩子们会自然地选择“先凑10,再算10加几”的思考方法,这种自觉优化思维的意识正是在刚刚经历过的挑战中产生的。
这一次教学经历,让我感受到学生多么喜爱趣味足、思维强的数学课,从中他们享受着学习的乐趣,体验着成功的喜悦。我想,如果我们的课堂能多一些基于学生认知,又略高于学生认知的挑战性设计,也许会成就学生更多的精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9加几”教学案例
下一篇:“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