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综合练习”教学片段
执教 湖南省津市市第二小学 欧阳娟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知道了各自的特点,对图形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会计算相应的面积。而且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1.在练习中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经历变与不变的动态想象,沟通多边形图形之间的联系。
3.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变与不变的动态想象,沟通多边形图形之间的联系。
难点:经历变与不变的动态想象,沟通多边形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在变与不变中实施动态想象
1.创设问题情境。
课件出示图形:(A、B、C、D四个点,顺次连接看似能连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实则点D与点A未在一条直线上)
师:你看到了什么?把这4个点连起来,想象一下会是什么图形?
2.汇报验证。
学生汇报后显示背景方格。
3.动态想象。
(1)想象一:怎样才能变成平行四边形?随便移吗?
学生汇报后课件动态演示:移动点D,连接AD和BC。
(2)想象二:点D往左移可能出现什么图形?
预设:直角梯形、等腰梯形、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随着学生的想象汇报,课件配合演示,师生互动交流,明确:
①为什么是梯形?
②怎样的梯形是直角梯形?怎样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③除三角形外,怎么都是梯形或平行四边形?
④点D在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分别会出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在这些变化之中,什么始终不变?
4.归纳小结。
【设计意图:教学中,既关注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知识静态意义上的理解,又通过有效的动态想象,打通图形之间的联系,在变与不变中让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活”起来,使学生从形状、特征、方位、变换等多种角度来感知图形、认识图形,从而达到发展空间观念的教学目标,促进深度学习。】
二、在动手操作前实施动态想象
1.明确任务。
课件出示:在平行四边形中添上一条线段,把它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图形。
2.动手操作。
师:先想象一下,你会怎么画线段,会分成什么图形,想好以后在学习单上画一画。
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单,师巡视中收集不同的画法的作品。
3.展示汇报。
(1)展示学生作品。
(2)观察比较。
师:看到这些分割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师:既然两个完全相同的图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其中一块的大小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3)小组交流。
师:想一想,是不是随便画一条线段,一定能分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图形?先自己思考与想象,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在练习纸上画一画。
(4)汇报展示。
【设计意图:在上面的案例中,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再在动态想象的基础上动手操作。这样做不但关注了动手操作的形式和难度,有效沟通了动手操作和动态想象的辩证关系,避免了学生操作活动的随意性和虚假性,还有利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进行数学化的思考,对想象活动进行必要的内化,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发展,促进深度教学。】
三、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四、板书设计
●温馨提示:您想阅读该内容的教学视频,请链接——
●温馨提示:您想下载该内容的教学课件,请链接——
●温馨提示:您想阅读该内容的教学反思,请链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