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在观察、思考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体会转化的思想、培养探究能力。
3.了解我们祖先的数学成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准备:
小黑板、学习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练练
1.口算:
2.对口令:(老师说两个数,同学们说出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8和5] [25和5]
[6和36] [4和10]
[4和6] [3和7]
3.通分:
3/4 和 1/5 5/8 和 5/12
二、试试
1.引出问题
(1)谈话引出生活素材
同学们,你们猜猜看,刚才我们做基本练习的时间大约占整堂课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接下来的时间是怎样这样安排?(出示上图),从图中,我们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指名学生提问,教师板书相应的算式:
(3)引入新课:在这些算式中,哪些算式能很快的算出结果?(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另外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尝试计算
你们自己会计算?请你选择其中一道试试。(指名几名学生板演)
三、议议
1.小组交流
已经完成了的同学可以小声的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的计算方法。
2.全班交流
①请小老师们仔细看看,他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先通分,再计算)你们也是这样做的?
②你们为什么都会想到通分?(提示:通分可以达到什么目的?板书:转化。
③设疑:难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就一定得通分?我们能不能把分子和分母直接相加?为什么?
四、讲讲
1.理解算理: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1)画图理解
我们能说1/2中的一份和3/4中的3份合起来是4份?为什么?(因为每份的大小不一样,也就是分数单位不一样,所以不同相加。)
(2)举例理解。
10分米+5厘米=?我们能将10和5直接相加得15吗?应该怎么做?(统一单位)
3个十加1个一,我们也不能将3和1直接相加
……
(3)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
同学们,在计算整数、小数加减法时,我们总是要先将数位对齐再计算,这是为什么?(提示:数位对齐就是保证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也体现了相同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4)小结:既然,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那么,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我们该怎么做?板书:
2.规范书写格式
掌握了计算方法,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些同学的书写格式,你觉得谁写得最规范、最漂亮?他是怎样写的?
用递等式;分数线写在等号中间;通分的过程写在旁边或草稿本上……
3.反馈练习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研讨的计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再选择其中一道式题做一做。
4.全班作答
(刚才,你选择的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请你自己口答一下吧。)
5.渗透算法多样化
同学们,如果脱离这些问题情境,这只是一些计算题,那么,除了先通分再计算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来计算呢?(把分数化成小数,有时甚至还可以采用画图的方法进行计算)
五、做做
同学们,我们通过口算练习、尝试练习、交流讲解,我们已经掌握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你们的表现都非常棒!接下来,我们即将进入——操练巩固的环节。哪些同学在这一环节表现突出呢?我们试目以待!
1.算一算。每算对1道题奖1颗★,全对共奖5颗★。
①学生独立完成。
1、算一算。每算对1道题奖1颗★,全对共奖5颗★。
②订正答案,统计结果。(请一名同学上台报结果,其余同学自我批改 ,老师收集学生中的错题)
③错例点评。老师将学生练习过程中的典型错误展示出来,全班评析。
④心得交流:怎么才能保证计算准确?
2.先计算,再想想怎样算得比较快。
计算题除了要细心外,有些时候,我们还要善于发现特殊规律,利用规律进行计算,能够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交流讨论: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结果中的分子与分母是怎么得来的?
③反馈练习。
1/7-1/8 1/8+1/9
3.机动练习
不通分,你们能算出这道题的结果?
1/2+1/4+1/8+1/16=
4.学生表现情况统计与表彰
六、回顾小结,知识拓展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数学小知识:大约在公元一世纪的时候,我国古代的一部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对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就有详细的论述,里面记录的方法步骤与我们今天的基本相同。比欧洲要早很多年呢,不信,你们自己读一读课本第112页的数学小知识。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下一篇:“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