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贡献查询
  • 团队成员贡献查询平台
  • 姓   名:
  • 密   码:
网站统计
    • ·共有文章:1633篇
    • ·文章阅读:449465人次
    • ·总共留言:条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思考

发布时间:2019-05-23 06:56 点击数: 【字体:


想不到!
 
    一节原本味同嚼蜡的课,上出了些许新意。听课老师说:“想不到,可以这样吸引学生来学习。”“想不到,三角形内角和里还有那么多可挖掘的东西。”
    “想不到”——这三个字,正是我这节课最渴求的东西!
    我想,只有把内容编制得让学生“想不到”,学生才会有学习的愿望,才会主动地去探究,才会在学习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只有把过程设计得让学生“想不到”,才能“骗”着学生深刻地经历、深切地体验,从而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情感。
 
    一节课,尤其是一节看似学生都已知的课,就是需要这样的“想不到”。难的,是我们教师如何“想到”这些“想不到”?我觉得,以下三点也许能给大家上这样的课带来一些启发。
 
    一是直面学情。
 
    学生都“已知”的课,教师一般不会选择作为公开课。即便要上这样的课,也常常是把学生当作未知那样展开教学——不然,还教什么呢?但显然,这样的教学,课堂不生态,学生不喜欢。怎么办?直面学情,深入分析。
    之所以这样讲,首先是因为我们应该意识到,小学生的“已知”,往往都只是表面的“已知”,他们无非是通过家长、同学的谈论,或通过不经意地翻阅书本,听到或看到了某个数学的结论和方法。但他们对这个结论是如何产生的,对与这个结论相关的知识,却并没有深入了解,他们完全需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真正理解或掌握这个知识。
    其次,即使有的内容,个别学生通过家长的教学,或通过课外辅托机构的培训,真的已经掌握了某个知识。但是,我们要意识到,个别学生(部分学生)的已知,并不能代表全体学生的学情。全体学生深入、系统地学习,还是需要通过教师以严谨有序的教学过程予以落实。
    由此可见,所谓学生都“已知”的课,我们完全可以直面相待,我们更应当把重心放在学情的分析上。我们可以通过前测、访谈等途径,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深入分析学生“已知”背后的“未知”,如未知的比例、未知的内容等等。在此基础上,思考对策,定位目标,设计过程,如此,教学定会收获别样的精彩。
 
    二是精编内容。
 
    可以想象,部分学生对内容的“已知”,一定会在课中暴露出来,所以,若教师缺少对此状况的考虑,还是以学生“未知”那样教学,课堂一定是无趣的。如何应对?精心地编制内容,是一个吸引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将内容“改头换面”。这指的是教师将学生“已知”的教材例题,改变外表(如素材情境、呈现方式等),以“新”的面貌,让学生产生陌生感,吸引学生进入想学、愿学的积极状态。如教学“鸡兔同笼”问题,一些学生一看课题就会很兴奋,会急于展现自己已知的方法,如假设、画图、方程等。在这样的情况下,课堂教学效果往往很受影响。有教师用“鸡兔同笼”的同类问题作为教学内容 (例题),如“龟鹤问题”“租船问题”等。如此一“改头换面”,很多学生都以为是全新的学习内容。他们重视度高了,学习静心了,效果就有了。
    我们也可让内容“丰富多彩”。之所以这么提,是因为如果我们补充一些新颖的、有趣的教学内容,学生就会在课堂上看到与他们自己翻阅书本、听别人谈论等常规途径获得的不一样的内容,那么,他们学习的兴趣、探究的动力,就会得到增强,教学的效果自然也会提升。如在本课中,转铅笔的实验、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等内容,都能切实地吸引学生。事实上,对于新的、未曾见过的事物,每个人都是感兴趣的。
    以上策略,需要教师有广阔的学科视野和丰厚的学科知识,更需要教师具备不断思考、不断突破的教学创新意识。如此积淀和探索,不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要求吗?
 
    三是巧设过程。
 
    学情的利用,内容的编制,最终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出来的就是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有效的教学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符合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教学的目标指向,所谓“巧设”,无非是这几个要素的无缝衔接。
    如在上述课例中,因为学生不想量角,所以课始我有意将一个三角形一分为二,引发学生的疑惑,吸引学生经历内角和这个知识形成的必由过程——测量计算。又因为学生对单纯地量角不感兴趣,所以我有意设计“真的吗”这个贯穿前半节课的话题,引着学生经历转铅笔、撕角拼角等动手实验的过程,增强他们的直观感知和活动经验。同样,因为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180°无甚大的情感,所以我加入“为什么?有什么用?”两个疑问,引领学生在后半节课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的设计,因课而异,但面对学生都“已知”的内容,过程的设计需要教师动更多的脑筋。精巧的设计,彰显的是教师的教学智慧,收获的是教学的可喜效果。
 
    一个小小案例,几点粗浅思考,并不成熟,更无普适性。之所以记录并作反思,仅是希望能引发教师们对这类课的更深入研究。
    教学,在研究中显现精彩;教师,在研究中慢慢成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收藏>] [打印] [挑错] [推荐] 作者:顾志能 来源:浙江省海盐县教育研训中心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