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贡献查询
  • 团队成员贡献查询平台
  • 姓   名:
  • 密   码:
网站统计
    • ·共有文章:1633篇
    • ·文章阅读:449465人次
    • ·总共留言: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介绍

发布时间:2015-06-04 17:06 点击数: 【字体:
老师们好:
    我是严老师。
    今天,“我读新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一)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三方面内容:
    1.辨认从不同位置(前面或正面、侧面和后面)观察到的一个简单物体的形状;
    2.辨认从不同位置(正面、左侧面、上面,类似于三视图的位置)看到的一个简单的几何形体的形状;
    3、在已有的观察物体经验的基础上用推理解决问题。建议用2课时教学。
 
    二、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和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
    2.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三、教材的变化与教学建议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注重学生观察经验的积累和运用
    从具体编排来说,把实验教材中例1展示的3名学生分别从前、后、侧面观察一个恐龙玩偶的情景图,在情境图的下面给出了从这3个方向观察的形状,让学生判断是谁看到的题。
    新教材中改为例1展示的4名学生分别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一个熊猫玩偶的情境图,并在情境图的下面给出了从这4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让学生判断分别是谁看到的。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不同,熊猫前面、后面看到的形状会有较大差别,学生很容易辨认;但从左、右两个侧面看到的形状基本相同,只是脸、胳膊等的朝向不同,学生辨认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一年级认识左、右时,只要求以“自我”的方向为参照点辨认左、右,对自己方向相反的人或物为参照点辨认左、右不作要求,为了避免左、右的相对性成为学生观察物体的障碍,教材在编排中暂时不介绍“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等概念,只要求学生能用连线、标序号等方式将观察者与所看到的形状图对应起来即可。)
    因此,教材在熊猫的一只耳朵上戴上了一个蝴蝶结作为“标志性标志”,利用这一形象特征降低难度,帮助区分左、右两个侧面的学生看到的形状。通过例1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教材例题和练习题从可以直接观察的对象如身边熟悉的、比较小的小熊玩偶、数学书,到不能直接观察的物体如平时不太注意的大卡车、大象以及较高大的建筑物天安门体现了对学生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在逐步提高要求,从直观观察经验的运用到间接观察经验的提取,逐步提高对学生空间想象力的要求,并使学生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多方位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2.处理好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之间的关系   
 
    新教材将原实验教材的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后移,删去了我们大家普遍认为“难教难学”的“镜面对称”的内容。在原来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的基础上,增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积木)。
    例2呈现了学生从左侧面、正面、上面观察一个立体图形-----长方体的情境图,长方体各个面的颜色相同,且没有图案标记,学生只能根据图形的形状加以辨认,实现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
    与例1相比,例2从观察实物转为观察立体图形,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同时三名学生分别从长方体的前(正)面、左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体现了对三视图知识的初步渗透。
    三视图就是主观图(正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侧视图)的总称。在这里还不是教学三视图,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或同一几何体,所看到的形状图是不同的,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例2中从上面观察的学生是站在长方体的右面俯视的,这里只是让学生能辨认从这个位置所观察到的图形的形状。真正的三视图中的俯视图,应是站在物体的正前方俯视的视图。教师今后在正式教学三视图时要注意这一点。
    所观察的几何体分为3种情况:第一种是对平面围成的几何体进行观察,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二种是几何体中有平面也有曲面,如圆柱;三是对曲面围成的几何体进行观察,如球。通过观察,使学生对所学过的立体图形从整体认识到局部特征的认识,并沟通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例3是解决问题的内容,教材给出了从一个位置所观察到的一个立体图形的一个面,让学生推测观察的是什么立体图形。
    教材的编排继续体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重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推理,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一个面不能确定,所以问题的答案不唯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样的例题也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3.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1)物静人动,不建议物动人静,也就是物品放好不动,人转动方向观察,不要把物品转来转去。
    (2)先尝试判断,再实际看看,有助于学生积累想象的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从单一几何体到组合的立体图形
    第5题是在学生进行单一几何体观察的基础上,对组合的立体图形进行观察。其中从上面看到的两个小正方体的上面是两个小正方形,由于不在同一平面上,需要学生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将其想象成画在同一平面上的形状,对学生想象的要求较高,在尝试判断后,最好有实物观察一下,加深印象。通过小精灵提出的“换一种摆法,再试试”体现了问题的活动性与开放性。
 
    5.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回顾与反思
    “成长小档案”中写出了两名学生不同的收获和体会:一是知识方面的收获;二是方法方面的收获。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回顾与反思,全面落实三维目标。
 
    通过以上3个例题的学习,教材初步落实了《标准(2011)》关于几何教学中三个核心的思想和目标: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
    这只是观察物体(一),在四下、五下中都涉及观察物体的内容。

    ●温馨提示:您想观看该内容的教学视频,请链接——http://www.dj1978.com/a/keqianzhunbei/jiaocaijiedu/jiaocaijiedushipin/er/20150518/524.html
    ●温馨提示:您想下载该内容的教学课件,请链接——http://www.dj1978.com/a/woduxinjiaocaikejian/two1/20150519/536.html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收藏>] [打印] [挑错] [推荐] 作者:严凤艳 来源:津市市第二小学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