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贡献查询
  • 团队成员贡献查询平台
  • 姓   名:
  • 密   码:
网站统计
    • ·共有文章:1633篇
    • ·文章阅读:449465人次
    • ·总共留言:条

“假分数假分数”的认知及其教学研究——兼评罗老师“真分数和假

发布时间:2019-06-12 20:32 点击数: 【字体:


“假分数假分数”的认知及其教学研究

——兼评罗鸣亮老师“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 
 
    一、难在何处:假分数的认知分析
 
    长期以来,假分数的认知是分数概念教学中公认的一个难点。究竟难在何处?
    课前调研访谈表明,从没接触过假分数的学生第一次看到5/4,当教师要求作出解释时, 会感到非常诧异: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怎么会取出5份呢?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这不是一个分数。 
    究其原因,有教师认为:“原因之一,是教材关于分数意义的概括给学生认知造成了障碍。”“原因之二,是学生原有认知的负迁移。”意指“学生的前认知中,都习惯于把所看到的两个圆看作单位‘1’”。
    两个原因是否都确切?分析如下。
 
    1.分数初步认识的局限性 
    对于“原因之一”,有必要指出,教材关于分数意义的描述性概括“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涵盖假分数吗?
    举例来说,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4份,这样的4份、5份用分数来表示就是4/4、 5/4。 可见,教材的概括包括了假分数。 考虑到“一个整体”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有教师建议先说明单位“1”,再概括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如此描述,用“单位‘1’”替换“整体”,似乎好一些。能解决问题吗?未必!
    因为真正的原因在于学生的理解局限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认为部分不能大于整体。而学生之所以这样理解分数,背后的原因在于学习假分数之前,我们不断地在强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且教学中所出现的分数,几乎全是分子小于分母。
    笔者清晰地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统编教材按照1978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将分数的教学划分为两个阶段,当时不少老教师会提醒三年级的教师: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不宜过分强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如今,这样的提醒早已听不到、看不到了。 
 
    2.单位“1”内涵的发展性 
    同样,原因之二也有前因后果。三年级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们所采用的图示或所举的实际事例,通常都是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看作整体(单位 “1”)。
    到五年级再次教学分数的意义,大家都会强调:几个图形、一些物体等也都可以看作一个单位 “1”。
    而到学习假分数时,我们又要学生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看作单位“1”。
    即单位“1”(整体)的认知过程如下: 
 
 
    由此,学生出现一时的不适应,本是情理之中、意料之中。其实,两个原因归结为一点,就是分数认识教学的阶段性。
    从理解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到理解分子等于、大于分母的分数,是分 概念教学总归要经历的一个关节点,也是学生学习分数必须跨过的坎。
    充分认识教学的阶段性,以及学生认知关节点的合理性、必然性,有助于教师调整、平和心态,增强放手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的信心与胆识。
 
    3.学生的真实困惑 
    罗鸣亮老师的课前调研告诉我们,学生的真实困惑,除了单位“1”的识别与表征,还有他们自己的问题:“假分数假在哪里?”这一看似“幼稚”实质反映儿童本真的问题,需要回答吗? 
    在一次教学观摩活动上,一位学生一再地向教师提问“为什么4/4是假分数”,直到下课还一直坚持自己的看法:4/4没有超出一个整体,应该是真分数, 5/4才是假分数。 
    有教师认为“从来没有在教材和课堂上见过这样的讨论,我觉得教材中回避了这个题”,并就此请教张奠宙教授。张先生的回答非常精彩:“我觉得,这节课是谈真分数和假分数,一开始从真命题和假命题入手未尝不可。讨论的重点是区分两种‘真假’:第一种,假警察一定不是警察,假人民币一定不是人民币, 等等;第二种,假命题还是命题,假话还是一句话,等等。”“真分数和假分数是西方学者在历史上形成的。中国古代没有真分数和假分数 的区分。这种历史上给某对象命名的历史事实,没有必要让学生去发现,直接阅读教材就好了。”
    确实,假分数“假在哪里”?教材、教参都没作解释,数学史研究也难觅对其出处的考证,不像有理数与无理数、实数与虚数,顾名思义就能揣测其历史渊源,也能在数学史中找到典故、佐证。
    因此,也难怪绝大多数教师回避分数“真假”的讨论。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一令教师为难,却又萦绕学生心头不能放下的问题,连同与之相关的“假分数有什么用”,都是数学教学应该直面以对的“真”问题。
 
    二、突破难点:多样化的教学实践 
 
    1.以往的教学实践
    为了帮助学生自己跨过“分子小于分母→ 分子等于、大于分母”这个坎,以往的教学大多是精心设计一些“脚手架”,让学生拾级而上。
     例如,借助几何直观:
 
 
    又如,利用数轴:
 
 
    与其他图示方式相比,数轴的优势在于能够较为直观地渗透数的连续性与可分割性。 
    两种方式的共同点都是数形结合,让学生运用最原始的数数技能,通过相同分数单位的依次计数来引出假分数。为了降低难度,有的教师干脆写出分母,只让学生填写分子。 
    再如,联系同分母分数加法:
 
 
    显然,相同分数单位的累加与依次计数异曲同工,实质相通。 
    以上三种设计的实施,基本上都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空,再通过小组或全班交流来解释分数的含义,进而引出真、假分数的概念。 
    针对学生关于分数“真假”命名的疑惑,也有一些有效的教学设计。
    例如,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 )个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几个? 
    引导学生从1个饼、 2个饼开始,一直继续,到8个饼、 9个饼。
 
 
    也可以直接根据分数的意义,给出更简捷的设计:
    三个小朋友,每人分到1个饼,每个饼平均分成4份。
 
 
    填一填,说一说,三个小朋友分别吃了几分之几个饼? 
    实践表明,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使分数的“真假”有了生动的诠释,进而很自然地抽象出“数”,生成合情合理的解释:4/4其实是整数1,5/4是1和1/4合成的数,所以它们不是真分数。 
    事实上,也只有沟通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联系,才能真正理解何为“假的”分数。 
 
    2.罗鸣亮老师的教学演绎 
    罗老师的教学,兼具以上设计的优点,又别具一格。 
 
    (1)教与学进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一次大型观摩活动中,一位名师开门见山,板书课题。不料,学生纷纷插话“学过了”。
    为了不让听课教师失望,这位名师急中生智,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回忆没学时的想法再来说。如此教学,倒也有板有眼,毕竟名师的精心预设自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这虽是舞台上表演型教学的“绝招”,但与平时教学中,不问学生是否已知,也不管他们知道了多少,一概将学生视为一张白纸,按“零起点”实施教学的常见现象,可谓“如出一辙”。
 
    如何将“新授”定位在学生的真实起点上?如何让起点参差不齐的学生各得其所?罗老师的处理令观摩者眼前一亮。
    基于课前调研,多数学生知道了真分数、假分数的定义,且能准确识别。所以,他采用“学生教学生”的策略,让知道的学生举例说明讲给不知道的学生听。然后及时调整,将教学导入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于是,“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与“不让一个学生陪读”这两个近乎苛刻的要求,实现了和谐统一。
 
    (2)“四能”培养成为教学的主线 
    学习的深入,始于“激将法”。罗老师诱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困惑,使“四能”的培养目标落实在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的短板,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已知的条件提出问题,并分析、解答。
    这固然是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但笔者始终认为,更重要的、基本的路径在于平时教学中学生的质疑问难。
    罗老师的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
    在这节课中,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最后 解决这些问题,成了贯穿课堂教学潜在的主线。 
 
    (3)让探究随机生成 
    这是本课最突出的一个亮点。 
    上面介绍的众多教学设计,都是教师研制学习材料,教师指示学习方式。虽然也有学生的独立思考、交流对话,但终归是教师说了算,学生在预设的轨道上走。而罗老师的教学,彻底放权,让学生自己选择“研究方法”。
    于是,无论是假分数的个性化表征,单位“1”的争论辨析,还是真、假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练习,以及真、假分数的现实原型的构造,所有这些富有探究性的活动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成为学生借助数形结合探究释疑的自主学习过程。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的前概念不可能通过知识传授的方式由科学概念代替,而必须由学生自己通过经验与知识的转化,实现由前科学概念或错误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 
    如此放手的生成性教学,全凭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学智慧,需要因势利导、随机应变的功力,非一般教师都能轻松驾驭。
    因此,给出上述教学设计,旨在提供经过实践检验的、“可复制”的教学样例。 
 
    (4)从“讲道理”走向深度学习
    罗鸣亮老师颇具鲜明特色的教学主张是“做讲道理的数学老师”。在这节课中,学生成了讲道理的主体,他们在群体争辩、师生互动中生成了理解,达成了共识。 
    罗老师自拟的课例研究主题“源于学生真 问题的深度学习”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本课的又一特色。 
    近几年来,深度学习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基础教育领域的高频词。
    一线教师最想弄明白的问题是:深度学习“深”在哪里?
    对此,有教育学研究者回答“:
    首先‘深’在人的心灵里,‘深’在人的精神境界上。还‘深’在系统结构中,‘深’在教学规律中。” 
    这样的理论回答,能够在教学理念层面上给教师一些启迪,但在实践层面上,具体到一节课,深度学习究竟“深”在何处,仍然是执教者必须基于本学科特点、学生学情与教学经验,发挥实践性智慧才能破解的问题。 
    罗老师的教学案例,开宗明义确立了本课源于学生真问题的深度学习着力点:把什么看作单位“1”,假分数假在哪里,假分数有什么用。
    本课的教学叙事,又让我们进一步看到,学生是怎样在教师不露痕迹的点拨之下,运用自行选择的数形结合方法,通过探究与讲道理,从“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动机的高度激活、高度投入,活动经验的充分积累与知识意义的个性化建构,都表明这是“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名副其实。
 
    三、完善建议:补充两量比较的实例
 
    在数学中,分数的定义是:形如a/b的数集,其中,a、b都是整数,且b≠0。据此可以认为,分数的本质是两个量的相对关系。所以,分数除了表示整体量与它的部分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独立量之间的关系。例如:
    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3/8,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男生人数相当于女生人数的3/5,表示两个相对独立量的关系。 
    后者也同时揭示了两类关系之间的某种联系。 
    也正因为如此,在用线段图表示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时,我们都会注意用一条线段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用两条线段表示两个相对独立量的关系。 
    由此,教学假分数时,不宜清一色全是整体与部分关系的例子与图示,应该酌情补充两个相对独立量之间关系的例子。例如:
 
 
    当然,认识不能一次完成。用假分数表示相对独立量之间的关系,完全可以在后继课时中作为练习出现。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感知与思维的定势,在分数初步认识教学的后期,就可以出现类似的填空练习。
    事实上,三年级的一般学生就能自行看图理解。例如,笔者曾抽取4个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从未出现两个相对独立量关系的班级,在单元学习结束时进行如下测试(教师不作任何提示)。 看图填空:
 
 
    小亚吃的是小胖的( ) /( ) 
 
 
    结果如下表:
 
 
    数据显示,超过86%的三年级学生能够无师自通。有了这样的铺垫,五年级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自然会更加顺利。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收藏>] [打印] [挑错] [推荐] 作者:曹培英 来源:小学数学教师2019.2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