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贡献查询
  • 团队成员贡献查询平台
  • 姓   名:
  • 密   码:
网站统计
    • ·共有文章:1633篇
    • ·文章阅读:449465人次
    • ·总共留言:条

“长方体体积公式”变形记

发布时间:2019-05-30 11:13 点击数: 【字体:


走进公式世界 体验扩张思维
——“长方体体积公式”变形记
 
    “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学习?”戴维·珀金斯在《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中指出:我们需要以一种“未来智慧”的新视角来看待教育,在教育中既关注已知,又关注未知。
    在今天这个复杂而多变的世界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启发智慧,增进自主性和责任感,引导他们积极、广泛、有远见地追寻有意义的学习。
    这与我所设想的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不谋而合,我希望自己的课堂有“数学思想”,我的学生有“数学远见”。在我的数学课堂上,坚持着要教会学生现有的书本知识,增加他们的“固定资产”;更希望学生学会瞻前顾后,在“知道”“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应用”与“综合”,学会像数学家一样思考问题,不断扩充他们的“流动资产”。
    为此,我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变换自己的教学方式,希望寻找到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教学风格,使更多的学生沉浸在我的数学课堂中,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未来社会的一只“潜力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探索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节课的重难点指数并不高,因为在之前学习体积单位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时,已经埋下伏笔。
    当时学生通过观察“为什么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的课件演示,得到1000就是由“10×10×10”得来的。这个动画我有意识地反复播放了3遍,视觉的冲击让学生记忆深刻。
    本课引入时又让学生操作学具:分别用12个和18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块搭长方体,通过观察拼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的关系,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再由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最后是公式的实际应用。
 
    可是,这样一节传统的课, 我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这节课的思维亮点在哪里?应该从哪个角度去启发学生的智慧?
    我尝试着挑战自己,沿用前面的推导过程,预留出2道习题的时间拓宽学生的思维,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深挖,促使课堂生成更加“原汁原味”。
    于是,我开启了由“V=abh”这个主公式引发的“超级变变变”。一般而言,根据“乘除法或加减法的关系”,一个主公式能延伸出一组变形公式。
 
    【变形1】
    这组变形公式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推导出来,根据已有的“乘除之间的关系”这一知识点: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那么当三个因数相乘时,所求的因数=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变形2】
    引导学生观察除法算式,提问:“你想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想到了除法的性质,在我的课堂上经常允许学生扩张自己的思维,没有预设,却生成了如此的精彩。
    于是,公式就变形为:

 
    【变形3】
    经历了两次变形,我发现教室里的气氛不一样了,学习的热情在高涨。学生盯着黑板上的第二组变形公式,若有所思。
    我指着旁边画的长方体,乘势追问:“这里的‘bh’是在算什么?”学生猛然发现,原来“bh”可以求出长方体的左面或者右面的面积,就像发现新大陆一般,简直不敢相信。一个公式,居然能演变出这么多公式。
    在许多学生的眼里,公式一直是冷冰冰的存在,没有旺盛的生命力,可是这个体积公式就像一颗种子,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变形4】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觉得结束了,我却来了灵感。“如果用第三组变形公式推导体积公式,会怎么样呢?”“啊!”学生惊呆了,“刚才就是来自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现在又要回去?”
    仅几秒钟的沉寂之后教室里沸腾了,第四组变形公式诞生:

 
    【变形5】
    至此,整组公式已经面目全非,却又合情合理。一路延伸的数学思维让课堂充满乐趣,我们像一群数学家一样沉浸在数学的海洋中。这是一节从来没有过的数学课,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环顾整个教室,没有一个开小差的学生,我感觉到了一双双闪光的眼睛、求知的眼睛,自豪感油然而生。“孩子们,我们知道‘S右=bh’,那么‘V=a·S右’就是‘V=abh’。”


 
    根据乘法交换律,学生很容易发现“bah”“hab”其实与“abh”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公式彻底回去了,这是真的吗?
 
    “如果是这样一个立体图形,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学生陷入了思考,突变的话锋令学生措手不及,他们似乎不知道从何开始思考。
    我指一指变形4,期待有学生打破僵局。
    “我想用‘V=h·S下’这个公式,这里的S下可以表示下底三角形的面积,只要求出它的面积,再乘高,就可以算出这个物体的体积了。”
    掌声雷动……铃声响起。
 
    课后,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图,问道:“老师,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可以用‘V=h·S下’这个公式吗?我觉得不太对。”


 
    “是的,用这个公式是不对的,为什么?”我先肯定他的想法,鼓励他说出不妥的地方。其实,他的思绪已经飞到后续要学习的组合体的体积计算了。“这个物体的高不一样。”孩子指着物体左边和右边的高度回答。
    “非常棒,你觉得可以用哪个公式呢?”我继续追问。
    “可以用‘V=b·S前’”。他若有所思地回答,但语气很坚定。
    “完全正确!”学生已经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了,这才是我要的学习状态。
 
    这节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如果让你重新设计老师的板书,你会怎么做?学生的作品让我喜出望外,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扩张,形式上有了自己的思考,更明晰了公式变形的来龙去脉。


 
    今天的我就像一个“引路人”,拉着一群孩子跟我一起“出走”,似乎离开了,其实更近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收藏>] [打印] [挑错] [推荐] 作者:朱云华 来源: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