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贡献查询
  • 团队成员贡献查询平台
  • 姓   名:
  • 密   码:
网站统计
    • ·共有文章:1633篇
    • ·文章阅读:449465人次
    • ·总共留言:条

周卫东老师“隔位退位减”教学赏析

发布时间:2019-06-09 17:16 点击数: 【字体:


计算教学:思维卷入其中 
——周卫东老师“隔位退位减”教学赏析
 
    计算教学,最关键的要素是什么?
    曹培英老师认为:“运算能力”是运算技能与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独特的结合;“运算能力”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而是与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等有关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综合能力。
    那么,计算教学课堂怎样才能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呢?不久前,笔者走进了特级教师周卫东的课堂,从他执教的 “隔位退位减”一课中获得了诸多启示。
 
    一、问题引入,处理好“情景式”与“数学式”的关系,让思维有“根”
 
    计算教学研究问题的导入主要有两种方式:情境式和数学式。
    “情境式”导入如果只是借助一个现实的外壳,只能起到一块“敲门砖”的作用,对启发思维、助推学习帮助不大。
    而周老师采用“数学式”导入,精心设计了一个题组,让学生迅速卷入学习—— 
 
    出示:
     ①214-108     ②204-108。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两道计算题,你能计算吗?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 
 
    “课伊始,疑已生”。学生在已有经验与新知的比较中,直接对准了问题的 “靶心”,即认知难点:个位不够减,要向十位退1,而十位又是0,该怎么办?
    无论学生的探索是否成功,都在和前面所学的连续退位减(个位不够减,要向十位退1,而十位够退)的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关联、接纳、突破。学生在比较尝试中所遇到的真实困难和阻碍,也为后面的课堂会诊提供了宝贵的生成性资 源,是课堂上珍贵的学习材料。
 
    二、计算原理,处理好“理”与“法”的关系,让思维有“据”
 
    教材是以计数器为主要教学工具来实现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的。这种物化的计数器每档只能拨10个,超出10个的部分要么在头脑中想象,要么看课件演示来“隔靴搔痒”。 
    “隔位退位减”的操作活动极具难度和挑战性。 
    笔者调研了某校的两个班级,教师们分别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位教师在教具计数器上亲自操作,对于个位上珠子不够的部分,就让学生在头脑里想象,自己独立完成了操作;
    第二位教师预感到操作活动会陷入僵局,因此直接免去了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过程。
    很显然,这两种方式下,学生只是操作活动的“旁观者”。
    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教学环节,周卫东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易的计数器模型图,用磁性“五角星”放在不同的数位上代表不同的数值,每一档换珠的个数可以超过10个。这一设计将“换珠”过程“可视化”,让学生真正实现“手中有珠,心中有数”,在亲身演示中理解抽象的位值原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在接下来的对比中,周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师:通过陈××同学的两次操作,你们有没有感觉到这两题存在着一些联系,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生:都是退位减,都有换珠。 
    生:214-108个位不够减,就用十位上的1 颗珠子换成个位上的10颗珠子。204-108个位也不够减,但是十位上是0,没法换,所以先用百位上的1颗珠子换成十位上的10颗珠子。 
    生:我还有补充,第1题只换了一次,第2 题换了两次。 
    师:你们刚才都提到了“换珠”,什么情况下才需要换珠?换珠有条件吗?
    生:只有不够减的时候才要换,而且要大小一样的才能换,比如,1个十换成10个一,1 个百换成10个十。 
    师:真了不起,他想表达的“大小一样的才能换”,其实就是数学上经常被使用的一个重要方法,叫做“等量代换”。(板书) 
 
    以上实践操作,自然而又不露痕迹地将算理与算法完美对接,学生对于“0上有‘点’就是 9”这一“重要规则”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学生在“一次换珠”与“两次换珠”的比较辨析中,促进了“换珠”的操作与行为背后所蕴含的“十进制”计数原理的融合,摆脱了表面的肤浅理解,使得认知沉潜下行,感悟到“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和应用价值。
 
    三、巩固内化,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让思维有“力”
 
    计算教学中,习题的设计一定要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把学生从题海中拉出来,发挥题组教学的优势,“以一当十”,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力。 
    在周卫东老师的课上,没有看到大量习题的“堆砌”而可能带来的重复训练。例题教学后,他让学生研究一个“结构化”程度很高的题组,要求男女生分别完成一组。 
 
    女生组的题目是:
     ①508-282    ②501-282; 
    男生组的题目是: 
     ①705-395     ②700-395。 
    学生练习后,引导反思:自己做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 
    生:它们的减数都是282,被减数不同,得数也不同。 
    生:我能看出虽然减数都是282,但是被减数508比501多7,所以前一题的得数肯定比后一题的得数多7。 
    生:我还有补充,两道题都是退位减。 
    …… 
    师:观察已完成的这6道题,哪些属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为什么?
    生1先圈了“501-282”,随后又圈了男生组的两道题“705-395”“700-395”,生2又补圈了“204-108”。 
    师:对他们圈的算式,你们有何评价? 
    生:705-395不应该圈起来。 
    生:这不是中间十位上有0吗,为什么不能圈起来呢? 
    生:虽然十位上有0,可是个位上5-5够减了,不需要再向十位借,而十位上的0-9不够,要向百位退1,所以这里只有一次退位,不存在隔位退位。 
    全班学生形成共识:十位上有0的不一定就是隔位退位减,还要看个位够不够减,如果够减就不是;如果不够减,才要隔一位向百位退1,才算是隔位退位减。 
 
    “十位上有0”这个表象确实容易对学生的认识产生一定的迷惑性,这里的圈题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辨析机会,通过交流,有效纠正了一部分学生原有的模糊乃至错误的认识,在自我反思与他人修正中再次深化对“隔位退位减”意义的理解。
 
    四、能力提升,处理好“面”与“点”的关系,让思维有“品”
 
    课堂学习的目标应该是有弹性的。
    我们不能罔顾学情,任意拔高学习要求,让大多数 生“望题兴叹”,而要关注整体,体现一定“面”的要求;也不能囿于目标,让学生始终在原地打转,贻误大好的学习时光,从而体现一定“点”的要求。
    唯其如此,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得到发展。 在课的最后阶段,周卫东老师设计了一则编题活动,将本课教学再次推向高潮。 
 
    第一层次:任意编一道“隔位退位减”的计算题,不计算结果; 
    第二层次:用0、1、2、3、4、5六张数字卡片编一道“隔位退位减”的计算题,不计算结果; 
    第三层次:用0、1、2、3、4、5六张数字卡片编一道“隔位退位减”的计算题,想一想,怎样编,结果才最大呢? 
    在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编题过程中,周老师敏锐地洞察学生答语中的所思所想,巧点妙引,让那些“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成信息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 
 
    比如,第二层次编题中,一生写的算式403-51引发了很多反对的意见。 
    生:虽然被减数十位上是0,但是个位上3-1够减,不需要退位,所以这道题不符合隔位退位减的要求。 
    师:能否稍微改动一下就符合要求了呢? 
    生:把3和1调换一下位置就可以了,变成401-53,这样个位不够减,且十位上是0,符合隔位退位减的要求。 
 
    再如,第三层次的编题中,一生很快编出“504-123”。 
    师:你是怎么想的呀? 
    生:首先保证被减数中间是0,其次考虑被减数要尽可能大,减数要尽可能小,它们的差就最大。 
    师:听起来很有道理,其他同学的意见呢? 
    生:可是,这样个位就不用借,只有十位需要向百位借,这道题就不是隔位退位减了。 
    师:根据隔位退位减的含义,该怎样来编这样的算式呢? 
    生:503-124。
    …… 
 
    三个层次的编题活动设计极具思维挑战性,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不同需求。
    学生从开始凭着感觉编题,在每一次的交流质疑中逐步感悟到需要寻找一些有效的策略。
    尤其是最后一个层次,在探索尝试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思维能力的应用,更是思维品质的充分显现。交流、 探讨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全面性、批判性、灵活性、逻辑性、准确性的一次全方位体验,称得上是一次高水准的思维体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收藏>] [打印] [挑错] [推荐] 作者:江苏省南京市锁金新村 来源:小学数学教师2018.5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