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贡献查询
  • 团队成员贡献查询平台
  • 姓   名:
  • 密   码:
网站统计
    • ·共有文章:1633篇
    • ·文章阅读:449465人次
    • ·总共留言:条

做照亮孩子心灵的好老师

发布时间:2015-04-15 17:31 点击数: 【字体: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雕刻师。一天,父亲在雕刻石狮子,苏格拉底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位好的雕刻师?”父亲指了指正在雕刻的石头:“看!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头狮子,我只是在唤醒它。”看着儿子迷惘的眼神,父亲进一步解释: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的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
    这正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在追求美好的同时,能够“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他们的作品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老师教育学生,不也是同理吗?更何况学生是有生命、有思想的鲜活个体,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都住着一个“巨人”,我们能唤醒吗?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交流,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的确,课堂是师生平等、敞亮对话的空间,如果强行灌输,片面追求功利,那只会扼杀学生的灵性。
    所以,好老师一定是自律自省的:“我的品行,够示范乎?我的学识,在进步乎?我的课堂,学生喜爱乎?”只有“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让智慧、能力、激情成为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力量,让学生的纯真、善良成为促进自己成长的正能量,才能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好老师是拥有教育智慧的,我们深谙儿童的需求,懂得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改变人们心目中数学那枯燥、刻板的面孔;懂得用数学思考引领探究,在“动手做”中积累经验;更懂得用数学文化来拓宽视野,增强儿童对数学美的感受能力。
    好老师还是拥有爱心的。他们不仅爱数学教育,引领学生对真、善、美的感悟,更有对孩子们的热爱。因为内心的柔软,教育变得更加从容与豁达;静静地等待、聆听花儿渐次开放的声音,成为他们心中美妙的乐事。
    但教育不是单相思,教师做得再好,如果不能唤醒孩子潜在的力量,孩子就不会走得太远、太持久。
 
    我想起了小A的故事。小A曾是我新接手班级里数学成绩较差的一个学生,分数总是在及格上下。为此,我找他谈心,苦口婆心地鼓励他刻苦学习。有一次,在他妈妈开的童装店里聊起了他的学习,他妈妈也很着急。正聊着,来了一位顾客,小A非常熟练地向顾客推荐服装款式,收钱,找钱,俨然一个大人。
    有人说过:社会也是教育。这种应对生活的能力,他无师自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他开朗、善良,不怕吃苦,这难道不是很可贵的吗?在数学学习上,他虽然慢一点儿,但我有必要苛责他吗?此后,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他,和他一起分享学习、生活中点滴乐趣。多年后,我在路上遇到小A,他热情地告诉我,高中毕业后他学做生意,做得还不错。但现在越来越觉得学习很重要,所以他参加了成人高考,正在进修大学的课程呢!看到他青春洋溢的样子,我暗自庆幸当初没有给他过多的压力。
    其实,孩子们的天性、禀赋各异,成长的模式也未必相同。也许,有些孩子心里的“巨人”醒得慢一点,但并不影响他的发展。
    我也顿悟:教师认为好的,孩子不一定就会喜欢;有时候,我们甚至要允许一些孩子不太喜欢数学,更不必为了考试多考几分而让孩子“太过辛苦”地学习数学,以致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教育有时是矛盾的。无为?有为?孰对孰错?我想,着力点应是对生命的唤醒。正如刘坚教授所说:就小学而言,教育的重心应该落在教育上。拥有健康的身心和正直善良的品格,孩子就一定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让我们珍惜与孩子一起成长的美好时光:快乐时我们一起欢笑,探究时我们一起思考,遇到难题时我们一起攻克┅┅那种亦师亦友的美好情感,就像夜空里的星星和月亮,彼此照耀,彼此鼓励,彼此守望。
      (李  园选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收藏>] [打印] [挑错] [推荐] 作者:万里春 来源:小学教学 数学版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