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贡献查询
  • 团队成员贡献查询平台
  • 姓   名:
  • 密   码:
网站统计
    • ·共有文章:1633篇
    • ·文章阅读:449465人次
    • ·总共留言:条

有“背景”的数位表

发布时间:2019-06-09 22:11 点击数: 【字体:
 

  “认识11~20”后的一节练习课上,一个孩子说:“18 是由1个十和1个八组成的。” 
    绝大多数孩子表示这种说法不对,“1个十和8个一”才对。
    问及原因,大家还没来得及思考反应,第一排的一个小男生歪着头,瞪着圆圆的大眼睛,指着黑板上的数位表脱口而出:“哈哈,没有‘八位’。” 
    一语中的,精彩绝伦!
 
    教过一年级数学的教师都知道,学生在初次学习两位数的时候,数字符号的意义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孩子们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经常会说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数则表示“1个 几”,而“1个十和1个几”合起来确实就是十几。虽然大小 一样,但对于十进制计数规则 的“十几”来说,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这是没有理解个位的计数单位所致,可以基本断定其对十位的计数单位也 没有理解到位(换作28,学生可能会说是由1个二十和1个八组成)。
    概括地说,就是不理解十进制计数法中的“位值原理”。这种不理解不仅会影响后续对多位数的认识和对数系的扩充与建构,而且不利于计算题的算理理解和数学化思考的顺利开展。
    该怎样纠正孩子们的错误说法呢?
 
    很多教师会不明就里地强行要求学生改过来,美其名曰“1 个八习惯上应说成8个一”。 
    殊不知,这种纠正只能是鹦鹉学舌,死记硬背。对于数学学习来说,最要不得! 
    一个七岁的孩子,竟能答出很多成年人都回答不了的问题。为什么他能如此准确地把握抽象的十进制计数法的本质?原来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的一把“金钥匙”发挥了“神力”。 
    这把“钥匙”说来并不神秘,其实就是两个本子。一本叫“荣誉本”,学生平时表现好的时候,教师会在这个本子上盖一些“大拇指”图案之类的印章。另一本叫“护照本”,“大拇指”满10个的时候,换成一个“博学章”或“行规章”盖在“护照本”上。
 
    这把“金钥匙”在“10的认识”一课首次呈现。
    教师以3个小朋友获得的“大拇指”能否换“博学章”引入,在用多种方法数 10并学习10的组成之后,把重点放在10的点子图从“荣誉本上的10个大拇指(即10个一)”向 “护照本上的1个博学章(即 1个十)”的转换上。给学生提供如图1所示的“数位表”,用两种方法(图2、 图3)画出丽丽一天得到的奖励,让学生体会两种等价表示的内在联系。
    然后追问:丁丁(5个大拇指)和方方(9 个大拇指)获得的奖励有几种画法?为什么不能有第二种画法?
    经过辨析比较,孩子们利用自己熟知的事例解释了 “满十进 一”的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
 


 
 
    课的后半部分,当去掉“背 景”的数位表(图4)出现的时候,大多数学生依然能准确地将三个数排序,问及“为什么只有一个点子的图却最大”时,孩子们回答:“那1个点可是代表1个‘博学章’, 它等于10个‘大拇指’呢! ” 此时,学生对“1个十就是10个一”有了初步的感知。
 
 
    这把“金钥匙”在“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中继续发挥着神奇的作用。孩子们能够轻松地画出11~20各数的两种点子图,也不难发现左边方框里的点都代表“十”,右边方框里的点都代表“一”,于是在给两个位置取名字的环节,“十位”“一位”“个位”便呼之欲出。
    取名字说理由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且这一创造具有可迁移性和可拓 展性。正因此,当说到“1个八”的时候,个别悟性高的孩子马上想到:一个点代表“八”, 岂不是需要画在“八位”上?可是没有“八位”,因此不能有“1个八”之说。
    精妙的直觉和分析得益于对十进制中“位值”的准确理解,来源于“位值”出现之初“两个本子”的精当比喻。
    所以,以荣誉本、护照本为背景的“数位表”成为打开“数之门”的“金钥匙”,它将抽象生涩的“数”转变为具体形象的“物”,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深入感悟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为进一步认识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把“金钥匙”不仅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十进制计数法的精髓,对将来学习其他进制的数也有正向的迁移作用,而且它在计算教学中也能“一展身手”。 
 
    20以内进位加法的学习,理解算理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通常很多教师要求学生说算理,孩子们不会说,就以填空的形式结合一些规范的句式让孩子学着说。
    比如,9+4的算理这样表述:看到9想到1,把4分成1和3,9和1组成10,10加3 等于13。在还没能深刻理解“凑十法”的时候,让孩子完整顺溜地说完这几句话,真是难为了孩子。 
    自从有了“带背景的数位表”这把金钥匙,“9加几”一课上,表达和理解算理都变得不费吹灰之力。即使出现的是不带背景的真正的数位表,孩子们也会自动地将个位比喻为“荣誉本”,将个位上的点比喻为“大拇指”;将十位比喻为“护照本”,十位上的点比喻为由“10个大拇指”换得的“博学章”。 
    通过问题情境引入9+4后,要求学生画出点子图(图5)。这时,很多孩子如条件反射般喊道:“荣誉本上超出10个了,可以换章啦!”“你想怎么换?” 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中,圈出个位上9个黑色点和1个黄色点,换成十位上1个红色的点,个位还留下3个黄色点(课件闪烁变 成3个红色点),变成1个十和3个一,所以和是13(图6)。
    抽象的算理在图中得到明确而清晰的展现。这样指导着画了一次以后,放手让孩子们自己画“9加几”的其他算式,准确率均能达到95%以上。
 

 
 
    像这样把“说算理”改成“画点子换章”的活动,至少有四大好处:
    一是让全体学生表达算理,极大地提高了参与面;
    二是有助于利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有效组织学习;
    三是给刚开始接触进位加法的孩子提供了脚手架,用点子图代替抽象的数字符号,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四是呈现将10个一转化为1个十的过程,充分展示了“进位”,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数”和“数字符号”的意义。 
 
    有“背景”的数位表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除了可以帮助孩子学习20以内的数和“9 加几”,其他内容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也可以变化运用,甚至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仍然可以发挥效用。
   这把“金钥匙”打开了自然数的大门,揭开了十进制计数法的神秘面纱,带领学生展开对知识本质的探寻,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问题本质的基础上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能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收藏>] [打印] [挑错] [推荐] 作者:浙江省瑞安市瑞祥实验 来源:小学数学教师2018.7、8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