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贡献查询
  • 团队成员贡献查询平台
  • 姓   名:
  • 密   码:
网站统计
    • ·共有文章:1633篇
    • ·文章阅读:449465人次
    • ·总共留言:条

“平均数”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6-05-19 10:43 点击数: 【字体:
“平均数”教学反思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澧镇第一小学  吴亚琴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结合实际问题(男女生比赛)哪个队会获胜?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活动讨论中,在认知冲突下,认识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显然也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平均数”,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教学只有组织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相类似问题时,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学会平均数的算法。
    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移多补少,一种是先合后均分。教育家布鲁纳提出儿童认知发展的程序要经历三个阶段:动作阶段、形象阶段、符号阶段。因此,我引导学生借助实物、操作,直观形象地认识理解平均数的内涵,把抽象的意义具体形象化。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两种方法的本质都是让原来不相同的数变的相同,从而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三、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利用生活中的平均数,我设计了三个练习, 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存在很多平均数问题与信息;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与理解,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平均数现象,使平均数的意义“具体化”、“生活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收藏>] [打印] [挑错] [推荐] 作者:吴亚琴 来源: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澧镇第一小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